5月29日至30日,在公司工会的组织下,本人有幸参与了此次创新工作室培训学习,在2天的培训学习中,收获颇多,感受颇深,现将学习感受汇报如下,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学习过程安排合理
两天的培训学习,除去来回车程,实际留给我们的学习过程就一天左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参观学习完三个不在同一地点的企业,既要防止走马观花的形式,又要保证组员培训学习中精力充沛、学有所成,陈璐部长带领的工会劳动与经济技术部成员肯定是费尽了脑汁,在路线规划、单位对接、食宿安排等方面都做了提前部署,让全体组员能做到统一行动,体现了公司工会对本次培训的重视和组织者们优秀的协调和组织能力,值得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学习。
二、学习过程收获颇多
本次培训参观学习了开磷集团、贵州省电力工会、中航油贵州分公司三个单位的四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各自的小家建设,分别举行了交流座谈,并于29日晚上,在陈璐部长的组织下,开展了参观学习后的总结交流会。通过参观、交流、总结让我收获颇多:一是被廖吉星、杨步雷、李诗勇、卢兴福等劳模们的工匠精神所折服。他们的身上都有一种不计名利、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几十年如一日,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不计报酬带领整个团队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二是被各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取得的成绩所折服。每个工作室都有硬工夫、真本领的求实精神和不安于现状,奋发思变的创新精神,均取得了多项国家、省级发明专利大奖,为企业的生存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杨步雷所带领的团队变渣为宝,成功解决了磷石膏如何处理的世界性难题,为企业“以渣定产”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三是被各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对人才培养的传承所折服。“将熊熊一窝,兵熊熊一个”,各个创新工作室在选好领军人员的同时,更注重团队的力量和后备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李诗勇团队,在带领团队科研创新的同时,也着重于团队成员思想的引领和技能的培训,不仅自己是全国劳模,成员还有多人荣获省级劳模、青年岗位能手、十佳创客等称号,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后续力量。
三、学习归来工作思路
只有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才能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通过成员之间的总结交流,回来后针对我们制酒车间在坚守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开展创新工作的特征,首要工作是做好车间“匠人工作室”的定位:一是“匠人”培养的基地。将车间工匠室、图书室、品评室进行有机结合,做好车间“全能匠人”的选拔和培养工作,竖起标杆的引领作用,为工匠室的后续创建培养领军人物;二是员工交流的平台。打造好车间“加油站式”职工之家的建设,为员工提供温馨的学习环境,继续开展车间的“匠人”讲堂,让各个岗位的优秀员工走上讲堂和大家共同交流学习,提升全体员工的业务技能;三是员工成长的摇篮。利用“匠人工作室”开展好“师带徒”、“一帮一”和技能比武工作,做好茅台酒传统工艺的传承作用;四是员工创新的乐园。把文化、科技的元素融入到“匠人工作室”当中,在确保茅台酒传统工艺传承的基础上,将五小、QC职工创新活动纳入工作室的创建活动当中,充分发挥全体职工“众筹智慧”的理念,用低小实取代高大上,大力开展职工创新活动。其次是做好制酒班组的阵地建设,合理规划好公司工会今年划拨的小家建设经费,将此次培训学习到的小家建设先进理念融入到班组建设当中。一是突出“家”的元素。借鉴贵州省电力工会小家“家简介、家能量、家动态、家人、家事”等元素,让职工在小家建设中真正找到“家”的感觉;二是突出重点班组建设。打破常规,不急在车间全面铺开,首先重点建设几个班组,树立标杆作用再引领其他班组共同进步,预计在6月中旬全面完成车间1#生产房4个班组小家重点建设;三是突出规定和自选的有机结合。对于小家建设生产房外墙等方面规定的内容,由车间召集班组征求意见后统一规划创建。对于五室内部等自选创建内容,由班组自行选择创建,要求每个班组必须突出一个主元素,比如退伍军人多的班组可以突出“军绿色”的元素、党员多的班组可以突出“鲜红色”的元素等。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车间工会将积极做好匠人创新工作室和班组小家建设的管理和推广工作,以“处处都是创新之地、人人都是创新之源、时时都是创新之机”的理念,充分发挥工匠室学习、培训、交流、培养人才的作用,引导带动广大职工传承工艺、技术创新、学习标杆、争创标杆,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锲而不舍的执着追求,为公司的加速发展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