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会动态 > 详情页
图片新闻列表为空!

从“酿造”到“智造”的创新之变

作者:徐敏 李萧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1年01月11日浏览次数:

打印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正向社会经济生活全面地渗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生产生活的便捷性。近年来,茅台一直致力于“智慧茅台”建设的推进,探索将生产管理业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让数据成为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实现从“酿造”到“智造”的创新之变。

  正值小寒节气,茅台酒生产已经进入一轮次酒的生产周期,在制酒五车间5班的晾堂里,酒师郑国风正在忙碌着,他把手插入发酵堆中抓出里面的糟醅捏一捏、闻一闻,对糟醅进行感官测评,并查看测温仪的数值,掌握糟醅堆积发酵情况……完成一系列检测后,郑国风通过手机,将堆心温度、堆子松紧、感官水分、菌落情况等检测数据一一填报在制酒生产数据上报的APP系统里。

  “五年前,生产数据主要靠填表上报,现在通过APP实时上报,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都比以前高,也比以前更方便。”郑国风一边演示如何上报数据一边向记者介绍APP系统,它不仅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当前整个生产,还能查询和回顾以前的生产情况。

  据了解,APP数据上报包涵了开窖测温、下造沙、上甑摘酒、晾堂操作等12个制酒生产环节,以及制曲、包装、检测、系列酒生产等其他类别的数据。这些通过APP上报的生产数据将在生产管理部的后台终端集中展示,相关人员对数据统计分析后,再反馈指导相关生产。

  这是生产管理部历时五年自主研发的“茅台生产数据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成果,该成果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工艺巡检、样品送检、计划管理、统计分析等,与质量平台、勾贮系统、NC等系统实现数据互通,并从气象局接入了中华、茅台、二合等6个站点的气象监测数据,形成了一站式的生产管理。

  “通过大数据系统能实时地、准确地反映生产动态,可以更加系统地判断生产的形势,以前单一地靠经验来判断,现在能通过数据和经验有机结合,对生产的判断更加准确,对生产的管理和监控更加高效。”生产管理部副主任牟明月说起该平台对生产的作用赞叹不已。

  但数据化“智造”的创新之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背后是无数次的项目迭代升级、坚持不懈的研发,以及信心和勇气的引领鼓舞。

  为了兼容苹果系统与安卓系统用户都能使用,不断地反复试验;为了酒精计温度浓度换算更精准,组员连续奋战三周,人工输入实验数据37060组……自称不是“正规军”的项目小组成员、生产管理部员工涂宗强回忆起研发的过程,当初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项目小组通过每周一次的例会,回顾上周工作完成情况,安排本周计划工作,解决遇到的难题,

  以清晰的工作思路,落实到人的责任目标,使大家团结一心,高效的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

  当问起团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时,涂宗强自信满满地说,“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去服务生产用户,快速响应、快速改变、快速优化,并且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一种态度,一种激情。”

  自2017年5月上线至今,该项目角色涵盖了90余类,用户达到5000余人,日平均访问量在5万人次左右,采集的数据已超过千万条。

  说起研发该项目的初衷时,生产管理部主任谢珺表示,开发此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将生产管理业务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茅台酒生产过程记录的数字化。如今,该项目为生产、管理和“数据+经营”融合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未来,在公司“智慧茅台”的不断推进落实下,该项目的数据采集范围正在不断拓展,下一步还将覆盖到骨干管理、生产危化品管理、知识管理,甚至实现厂区的可视化管理等,实现茅台从“酿造”到“智造”的创新之变。(徐敏 李萧)